文章首发公号: 分派电影( yǐng) ,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近年( nián)来,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 duàn)进步,对 少数群体、弱势群( qún)体 的关怀日益提升。
国内( nèi)外涌现出大批 反映残障( zhàng)人士生活的杰出作品, 赚( zhuàn)足票房的同时,也狠狠收( shōu)割了一大批观众的眼泪( lèi)。

(今年早前大热的《不说话( huà)的爱》)
大多数这类题材的( de)作品,都 聚焦残障人士的( de)生活不便,以及与健全人( rén)相处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tū),最终突出主人公的身残( cán)志坚。
可今天小派要说的( de)这部片子,尽管同样反映( yìng)的是听障者的日常,但爆( bào)发激烈冲突的核心,却来( lái)自 听障人群的内部……
《看我( wǒ)今天怎么说》
The Way We Talk

01
科技,让聋人( rén)消失?
叶子信 (游学修 饰)和( hé) 吴昊伦 (吴祉昊 饰)自幼便( biàn)是同班的铁哥们儿。

20年前( qián),作为班上仅有的两位聋( lóng)人,二人抱团取暖,情谊深( shēn)厚。
在那个社会文明程度( dù)相对落后的年代, 残障人( rén)士的个体化需求 在社会( huì)“大多数”这股洪流的冲刷( shuā)与淹埋之下,普遍不被主( zhǔ)流看见。

“齐头式教育”追求( qiú)整齐划一,对聋人的要求( qiú)既简单,又格外残忍—— 掩饰( shì)、隐藏以至否认。
一言以蔽( bì)之: 哪怕装,也给我装出个( gè)健全人的样子!
于是声带( dài)完好的哥俩儿,被迫踏入( rù)所谓 “主流” 学校的课堂,与( yǔ)健全孩子们一起上课。
教( jiào)学楼门口,偌大的 “学好口( kǒu)语” 字样,仿佛时刻鞭打着( zhe)兄弟二人的幼小心灵。

说( shuō)一不二的班主任,从不肯( kěn)体恤哥儿俩的特殊需求( qiú),只会逼着他们像健听孩( hái)子一样开口说话。
学校甚( shèn)至将 “禁止打手语”列为铁( tiě)一般的课堂纪律。
理由?不( bù)过是那句居高临下的 “为( wèi)了你好”。

后来,昊伦做了 人( rén)工耳蜗植入手术 ,改善了( le)听力。
子信没那个福气,继( jì)续自己的聋人生活。
但昊( hào)伦对兄弟允诺: 就算有了( le)人工耳蜗,也会继续打手( shǒu)语!
手语,是最“有feel”的!

多年后( hòu),已成为人工耳蜗推广大( dà)使的昊伦,结识了与自己( jǐ)经历相似的女孩 方素恩( ēn) (钟雪莹 饰)。
他热心地介绍( shào)素恩与子信见面。可在三( sān)人相识的第一天,就闹出( chū)了老大的不愉快。
身为推( tuī)广大使的素恩,在台上侃( kǎn)侃而谈着人工耳蜗的益( yì)处。

一句 “希望科技,让天下( xià)再无聋人” 瞬间刺痛了子( zi)信。
他用手语振聋发聩地( dì)打出: “我以聋人为荣”!

自此( cǐ),故事的主角三人,亮出了( le)各自的立场。接下来,在他( tā)们各自的态度转换与生( shēng)存挑战中,影片缓缓向我( wǒ)们揭示着 “聋人、手语、科技( jì)” 三者间微妙的关系。
02
手语( yǔ),是我的母语
子信,是那个( gè)矢志不渝的“手语拥护者( zhě)”。

他尊重昊伦,也尊重人工( gōng)耳蜗。
不过,正如昊伦自己( jǐ)承认的那样:抛开昂贵的( de)费用,仅就当前的科技,人( rén)工耳蜗并不适用于每一( yī)位聋人。 能够完成手术的( de),都是“聋人中的明星”。
子信( xìn)爱手语,甚至看不上昊伦( lún)用口语翻译自己打的手( shǒu)语。

昊伦,是手语和科技之( zhī)间的“摇摆人”。
他曾答应子( zi)信,要一直把手语打下去( qù)。可伴随着人工耳蜗的使( shǐ)用,他对手语悄无声息地( dì)日渐生疏,反倒对口语更( gèng)为亲近。

而人物成长的弧( hú)光最明显的,是起初一点( diǎn)儿都不会手语的素恩。
影( yǐng)片伊始,佩戴人工耳蜗的( de)她,是 “科技派” 的忠实代言( yán)人。
来自幼年时期母亲的( de)严厉教育,让她以为手语( yǔ)绝不是正道。

她进而相信( xìn),聋人就应该被“矫正”。因此( cǐ),才与子信爆发了之前所( suǒ)说的摩擦。
可随后, 一次面( miàn)试碰壁,成为素恩思想转( zhuǎn)变的起点。
面试官十分认( rèn)可她的业务能力。同时,也( yě)看重她的聋人身份,希望( wàng)将来,她能够为聋人客户( hù)提供手语服务。

此刻,从小( xiǎo)被母亲强迫发声,努力变( biàn)得“正常”的素恩,反倒露出( chū)了最大的短板。
讽刺的是( shì),这块短板,名为 “不像个聋( lóng)人”。
此后,素恩的耳蜗出了( le)故障。医生表示,即便手术( shù),也不过恢复到从前一样( yàng)的听力。
多重原因驱使之( zhī)下,她第一次认认真真地( dì)走进那个近在咫尺、却从( cóng)未踏足的 “手语世界”。

在掌( zhǎng)握每个手语动作的过程( chéng)中,素恩惊觉: 手语,才是自( zì)己最舒服的表达方式。
这( zhè)感觉,甚至比昊伦更热烈( liè)!
某天,和昊伦争吵之后,她( tā)对子信敞开心扉: 手语,也( yě)是我的母语。

这绝对是全( quán)片 最直击小派心灵的瞬( shùn)间。
当初看 《坠落的审判》 ,小( xiǎo)派印象极深的一幕就是( shì):
被推上被告席的德国裔( yì)女主角桑德拉,操着一口( kǒu)并不熟稔的法语,面对百( bǎi)般刁难的诘问,始终无法( fǎ)让表达跟上自己的思路( lù)。
随后,她断然决定放弃,当( dāng)庭提出 “让我讲英语” 的申( shēn)请。

(《坠落的审判》截影)
此刻( kè)的素恩,独自一人在家。她( tā)不像桑德拉那般,面对千( qiān)夫所指。
然而, “觉醒时刻” 所( suǒ)带来的震撼,却丝毫不逊( xùn)色!
那一刻,曾被无视的需( xū)求,被忽略的声音,被嘲弄( nòng)的缺陷……摘掉人工耳蜗的( de)素恩,在一招一式的比划( huà)中, 渐渐找回了自我。
一并( bìng)找回的,还有尊严、自信、开( kāi)朗……一切本该属于自己,却( què)被周遭世界无情夺走的( de)东西!

03
敬人者,人恒敬之
《看( kàn)我今天怎么说》是近期小( xiǎo)派遭遇的又一枚 重磅催( cuī)泪弹 。在平铺直叙的外壳( ké)下,暗藏一个个触动人心( xīn)的泪点。

(片中饰演方素恩( ēn)的钟雪莹,凭借此片,一举( jǔ)摘得第61届金马奖影后)
片( piàn)名中的“看”字,颇有深意。
它( tā)带着手语者们自我认同( tóng)的骄傲,与抗争命运的倔( jué)强,大大方方地向世人宣( xuān)告:
想了解我?没问题,好好( hǎo)“看看”,我在说什么。

一方面( miàn),与多数此类题材的影视( shì)作品一样,电影反映了聋( lóng)人日常生活中遭受的重( zhòng)重排挤。
上帝为他们关上( shàng)了一扇门,而身边的人们( men),却并不打算因此,为他们( men)开启一扇窗。

与此同时,这( zhè)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 diàn)影。在赚走观众眼泪之余( yú),聚焦了同类题材作品鲜( xiān)有涉及的深刻话题:
残疾( jí),是否完全等于弱势群体( tǐ)?残疾人是否应当尽力向( xiàng)健全人的“标杆”靠拢?只要( yào)有条件,就一定要矫正残( cán)疾吗?
片中的三位主角,尤( yóu)其是昊伦与素恩,都在人( rén)生的不同阶段,对此有过( guò)不同的思考、彷徨与摇摆( bǎi)。也不止一次更改过内心( xīn)的答案。

但归根结底,回到( dào)电影开篇,导演其实早已( yǐ)借幼年子信之口,给出了( le)斩钉截铁的否定答案:
一( yī)切能够被聋人采用的有( yǒu)效沟通方法,都值得被重( zhòng)视!

即将到来的9月23日,将是( shì)第7个国际手语日。
在此,小( xiǎo)派也借这部影片,呼吁屏( píng)幕前的你:
多多关怀身边( biān)的听障人士,从耐心聆听( tīng)(或观看)他们的话语做起( qǐ)!


图源于网络
若茁/ 作者